羊大师:高温持续!这份防暑攻略快收好

2025-07-29

最近,全国多地开启“火炉模式”,连续多日最高气温突破35℃,部分地区甚至达到40℃以上。同时,关于高温导致中暑,甚至死亡的报道正逐渐增加——工地上的建筑工人因长时间暴晒昏迷送医,独居老人在家中因闷热引发热射病等等。这些案例都在警示我们:极端高温绝非“小麻烦”,而可能成为威胁生命的“隐形杀手”。

因此,羊大师建议在夏天掌握科学的防暑知识,关键时刻真能救命!

一、这5类人群易中暑

1、老年人: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逐渐衰退,对温度变化的感知和适应能力下降。而且很多老年人伴有基础疾病,服用的药物可能会影响身体排汗,进一步增加了中暑的风险。



2、婴幼儿:婴幼儿的身体各系统尚未发育成熟,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,散热能力较差。再加上他们表达能力有限,无法及时向家长反映身体的不适,容易延误处理,导致中暑情况加重。


3、户外工作者:像建筑工人、环卫工人、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,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,身体持续受到烈日的炙烤,出汗量大,水分和电解质流失严重,容易引发热射病等严重的中暑症状。



4、慢性病患者:患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,身体的代谢和调节功能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。高温会加重心脏、肾脏等器官的负担,影响身体的正常散热,使中暑的几率升高。



5、孕妇:孕妇在怀孕期间,身体代谢率升高,体内产生的热量较多,而孕妇的皮下脂肪增厚,不利于散热。同时,高温可能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,所以孕妇更要警惕中暑。



二、如何预防中暑?

1、合理安排出行: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高温时段外出,因为此时阳光最强烈,气温最高。如果必须外出,要做好防晒措施,如打遮阳伞、戴宽边帽子、涂抹防晒霜等,选择宽松、透气、浅色的衣物,减少热量吸收。


2、及时补充水分:高温天气下,人体出汗多,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,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。建议多喝一些淡盐水、绿豆汤、酸梅汤等,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。但要注意: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,以免增加肠胃负担。



3、注意饮食调理:饮食应以清淡、易消化为主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,如西瓜、黄瓜、西红柿等,这些食物富含水分和维生素,有助于清热解暑;少吃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避免加重肠胃负担,影响身体散热。



4、保持环境凉爽:室内要保持通风,建议打开窗户或使用风扇、空调来降低室内温度,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6℃左右较为适宜。此外,还可以通过物理方式辅助降温,比如将湿毛巾敷在颈部、手腕动脉处,或用温水擦拭身体,这些方法能帮助热量快速传导散发。



5、保证充足睡眠:高温天气容易让人感到疲惫,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,增强身体的抵抗力。建议每天保证7-8小时的睡眠时间,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,避免熬夜。



高温天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,羊大师希望大家能重视防暑工作,牢记以上的防暑知识。在享受夏日时光的同时,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人的身体健康。如果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胸闷等中暑症状,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,并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,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就医哦。




阅读6
分享
写下您的评论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