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大师:警惕这2种蚊媒传染病!做好3步有效防护

2025-08-06

夏季是蚊虫活动的高峰期,蚊虫叮咬不仅会造成皮肤瘙痒,更可能传播多种传染病。其中,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作为常见的蚊媒传染病,目前的传播风险正在显著增加。

对此,我们务必提高警惕,加强防范意识,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。具体该怎么做呢?下面我们和羊大师一起来看看:

一、什么是蚊媒传染病?

1、登革热

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,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。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-14天,多为5-9天。发病后典型表现为突发性高热,体温可达39℃以上,持续4-7天;伴随剧烈头痛、肌肉及关节疼痛、眼眶痛等症状;发病后3-6天出现皮疹,多见于躯干和四肢部位。重症患者可出现出血倾向、休克等严重并发症,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。

2、基孔肯雅热

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所致,传播媒介同样为伊蚊。其潜伏期通常为1-12天,多数病例为3-7天。临床以急性起病为特征,患者体温迅速升至39℃以上,并可能伴随“双峰热”(退烧后再次发热);关节剧痛为突出症状,以手指、手腕、脚踝等小关节为主,疼痛和肿胀可持续数周至数月,严重影响肢体活动功能;同时可伴有头痛、肌肉痛、皮疹等表现,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、呕吐等胃肠道症状。

二、如何做好防护措施呢?

1、环境清理

彻底清理:定期检查并清除房前屋后、阳台、楼顶所有可能积水的容器,如废弃轮胎、空瓶罐、泡沫箱、塑料袋、一次性饭盒、破损器皿等。

管理储水:家中水缸、储水池、水培植物容器等必须严密加盖,或每5-7天彻底清洗、换水一次(破坏蚊子幼虫生长周期)。

疏通治理:保持沟渠畅通,填平洼地,清除杂草,确保雨水不滞留。

管好花盆托盘:花盆底托积水是常见孳生地,应经常清空擦干。

2、科学防护

物理屏障:

纱门纱窗:安装并保持完好无损,随手关好,是居家防蚊第一道屏障。

蚊帐:特别是婴儿床和儿童床,使用蚊帐安全有效。可选择经杀虫剂(如拟除虫菊酯类)处理的蚊帐效果更佳。

穿着防护:在蚊子活跃时段(日出后1-2小时和日落前2-3小时),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,减少皮肤暴露面积。

化学驱避:

驱蚊剂:户外活动时,将含有效驱蚊成分(如避蚊胺、派卡瑞丁、驱蚊酯、柠檬桉油)的驱蚊剂涂抹于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(按说明书使用)。注意:流汗或擦拭后需补涂。

家用杀虫剂:可使用合格的电热蚊香液、蚊香片、杀虫气雾剂等,注意通风和安全。

新兴工具:驱蚊手环、驱蚊贴等可作为辅助手段,但其保护范围和时长通常有限。

 3、及时就医

提高警惕:在蚊媒传染病流行区或流行季节,一旦出现突发性高热,并伴有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关节剧痛、皮疹等症状,务必高度警惕!

尽早就医:切勿自行服药(尤其避免使用阿司匹林、布洛芬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)! 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
主动告知:清晰告知医生近期(发病前2周内)的旅行史、居住史以及可能的蚊虫叮咬史,这对医生快速判断病因至关重要。

配合治疗:遵循医嘱,充分休息,多饮水或口服补液盐,对症支持治疗是康复的基础。对于登革热患者,密切监测出血倾向和休克征兆尤为关键。

蚊媒传染病的防控需依靠全社会共同参与。通过落实环境治理、强化个人防护、提高就医意识,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。此外,我们应充分认识蚊媒传染病的危害,主动采取预防措施,共同筑牢夏季健康防线。


阅读8
分享
写下您的评论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