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大师:一男子体内竟抽出“牛奶血”,有这些习惯的人一定要注意!

2025-10-15

假期放纵的代价,远比想象中更可怕。

近日,32岁的陈某因连续聚餐,大量进食火锅、烧烤并饮用冰镇啤酒后,突发剧烈腹痛,疼到满地打滚,被家人火速送往医院救治检查发现其血液竟呈乳白色,甘油三酯指标超标48倍,确诊为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。


听起来是不是很吓人?



究竟为什么会出现“牛奶血”?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?下面和羊大师一起来看看:


一、什么是“牛奶血”?

“牛奶血”,也被学界称之为乳糜血,是指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,导致血浆呈现乳白色或混浊状态。

我们的血液主要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。正常血浆是淡黄色透明液体。当我们摄入高脂肪食物后,食物中的脂肪经过消化吸收,会形成细小的乳糜微粒进入血液。当这些乳糜微粒过多时,血浆就会变成乳白色的黏稠液体。

一般情况下,餐后1-2小时血液中脂肪含量最高,4-5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。但如果脂肪代谢异常或甘油三酯特别高,乳糜血的现象可能持续更久。

二、为什么会出现“牛奶血”?

1、宵夜烧烤配酒,大吃大喝成常态

油炸食品、肥肉、奶油蛋糕等高脂肪食物会直接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飙升。长期暴饮暴食,特别是晚餐和宵夜摄入过多高脂肪、高蛋白食物,会使血液中脂肪含量长期处于高位。

2、把奶茶、饮料当水喝

市面上一些奶茶和含糖饮料都含有大量的糖分和反式脂肪酸。这些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,不仅会导致肥胖,更会直接转化为内源性甘油三酯,是导致血脂升高、出现“牛奶血”的元凶之一。

3、能坐不站,能躺不坐

现代年轻人大多久坐不动。上班时坐在电脑前、下班后窝在沙发上刷手机,一天活动量不足30分钟。长期缺乏运动,身体代谢速率会下降,脂肪无法及时消耗,就会在肝脏、血管中堆积,进而影响血液成分,导致乳糜血出现。

4、遗传因素

少数人出现“牛奶血”与遗传有关,比如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,体内代谢脂肪的基因存在缺陷,即使饮食健康、经常运动,也可能出现血脂异常,进而引发乳糜血。这类人群通常在年轻时就会出现血脂问题,需要更早关注和干预。

三、如何预防“牛奶血”?

1、定期检测血脂

定期进行血脂检查是发现血脂异常的重要途径。建议20-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血脂;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至少每年测定一次;已有心血管疾病及高危人群,每3-6个月测定一次。

2、加强体育锻炼

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。运动是消耗脂肪、降低血脂最有效、最健康的方式之一。

3、调整饮食习惯

合理膳食是预防高脂血症的基础。建议遵循“三低一高”原则:低脂(每日烹调油不超过25-30克)、低糖(控制添加糖摄入)、低盐(每日盐摄入量<5克)、高纤维(每日摄入300-500克蔬菜、200-350克水果)。

4、戒烟限酒

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,加速动脉硬化。而过量饮酒,尤其是啤酒和烈酒,会直接导致甘油三酯升高,更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。

5、基因筛查

如果家族中有多位成员在年轻时就有高血脂或心脑血管疾病史,可以考虑进行基因筛查,实现早期预警和针对性干预。

因此,年轻从不是挥霍健康的资本,“管住嘴、迈开腿,科学控制血脂”才是关键。定期体检、均衡饮食、坚持运动,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建议,实则是守护生命最坚实的屏障。别让今天的放纵,成为明天无法挽回的代价。


阅读2
分享
写下您的评论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