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大师:开学在即,如何调整作息?

2025-08-25

暑假余额告急,同学们即将从“暑假模式”转换到“上学模式”。此时若骤然改变作息,很容易引发“开学应激反应”——注意力涣散、烦躁易怒、头痛、失眠等躯体不适。

采用循序渐进的调整,给身心搭起缓冲坡道,让开学从“断崖式跳跃”变成自然而然的过渡,才是更稳妥的选择。

那么,具体该如何科学调整作息呢?下面我们和羊大师一起来看看:

一、 心理调适

给暑假做一个正式告别仪式:整理暑假作业、清洗书包校服、购置新文具,用这些充满仪式感的动作向大脑发出明确信号——假期结束了。同时,试着想象校园生活的积极面:见到熟悉的同学、参与有趣的课程、享受规律的充实感,这些正向暗示会降低你的排斥心理。

最关键的是放下“完美主义”。不要要求自己第一天就完全适应,允许自己有3-5天的过渡期,这种宽容的态度反而能让调整变得更轻松。

二、调整生物钟

每天往前调30分钟睡觉时间,同时提前30分钟起床,逐步向学校作息靠拢。

比如现在是凌晨1点睡、中午12点起,第一天就12:30睡、11:30起,第二天12点睡、11点起,以此类推。这样实行6-7天时间,温和地过渡到目标作息,身体几乎感知不到痛苦。

三、优化你的睡眠环境

首先要控制光线,睡前1小时关掉大灯,开暖黄色小夜灯,手机、电脑调至“夜间模式”,避免强光抑制褪黑素分泌。其次调节温度,最适宜的睡眠温度是20-26℃,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调整空调温度或盖被厚度。另外要保持安静,如果环境嘈杂,可以用白噪音机器(如下雨声、海浪声)或轻柔的轻音乐掩盖杂音。

此外,尽量不要在床上做作业、玩手机。让身体形成“床=睡觉”的条件反射,这样当我们躺在床上时,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。

四、适度运动

每天下午4-5点进行30分钟左右的运动,如慢跑、跳绳、打球,能使身体产生适度疲劳感,有利于夜间睡眠。但要避免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,否则会使体温升高、神经兴奋,反而难以入睡。早晨起床后做5分钟拉伸,活动一下筋骨,能让一整天都精神饱满。

运动不仅能帮助调整作息,还能增强体质,让我们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。

五、合理规划饮食

从现在起恢复三餐规律:早餐7-8点吃,推荐全麦面包+鸡蛋+牛奶的组合,提供持久能量;午餐11:30-12:30吃,保证主食、蔬菜、蛋白质均衡;晚餐18:00-19:00吃,尽量清淡,避免辛辣、油炸食物。

睡前2小时喝一盒羊奶(约200ml),其中的色氨酸能帮助放松神经。同时,要减少冷饮和甜食的摄入,这些食物可能会影响肠胃功能,进而影响睡眠。

六、制定“开学同款”日程表

拿一张纸写下学校的作息时间:早读7:30、第一节课8:00、午休12:30……然后对照着安排暑假最后一周的日程。比如早读时间可以用来背单词、读课文,午休时像在学校一样躺下休息,晚自习时间用来整理暑假作业、预习新课。

通过这种“模拟训练”,身体能提前适应开学节奏,开学后就不会觉得手忙脚乱。父母在制定日程表时,记得给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,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,这样他们会更愿意遵守。

七、管理屏幕时间

建议用“番茄工作法”管理屏幕时间:学习25分钟,奖励5分钟看手机,到点就把设备放在另一个房间。

睡前1小时坚决不用电子设备,可以换成看纸质书、拼拼图等安静活动。

八、家长做好“作息榜样”

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,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。

首先做好榜样,与孩子同步调整作息,营造全家早睡早起的氛围;

其次提供支持,早上拉开窗帘让阳光照入,准备营养早餐,晚上带头关闭电子设备;

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和理解,开学初期孩子难免疲倦焦虑,此时更需要情感支持而非责备说教。

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:“规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”。这个开学季,就让我们从调整作息开始,为新学期的美好能量蓄能。愿每位同学都能带着积极进取的热忱,在新的征程上乘风破浪,奋勇前行!



阅读7
分享
写下您的评论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