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育儿路上,没有什么能拦住妈妈们为娃“剁手”的热情。只要商家喊着“便携”、“安装简单”的口号,不少家长就毫不犹豫地将这些“带娃神器”加入购物车。
可谁能想到,一些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,竟可能暗藏危险?
近日,上海徐汇区斜土枫林路口就发生惊险一幕:一位家长骑共享单车载孩子时,10岁女童的脚不慎卡入车轮无法取出,最终在民警帮助下才脱困。所谓的“神器”,转眼成了现实中的“伤娃利器”。

让人不禁思考:自行车“儿童安全座椅”真的安全吗?
1、严重影响车辆稳定性
自行车(包括共享单车)的设计初衷是单人出行,加装儿童安全座椅后,车辆重心会大幅后移。这些座椅多为简易金属或塑料材质,靠卡扣、绑带固定在车后座,稳定性极差。骑行时遇到转弯、刹车或路面颠簸,座椅很容易偏移,甚至带着孩子一起晃动。

2、缺乏专门安全标准
目前没有针对前置儿童座椅的专门产品标准。且这些产品缺乏统一安全标准,承重能力参差不齐,非常考验座椅的支撑能力。

3、设计简陋缺乏保护
这些所谓的“儿童座椅”其实只是一根“横梁”,两边用带子挂着“脚踏”,没有扶手、安全带等必要的安全装置。部分座椅存在调节孔夹伤风险、安全带调节扣易误吞等隐患。

4、违反交通法规
根据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》,在市区和城镇道路上本就不允许骑车载人行为,即使在不通车可载人的路段,也要求载人座位为固定座位。同时,共享单车的使用条款中均注明 “禁止加装任何附属设备”,若家长私自加装座椅并发生事故,不仅无法获得平台赔偿,还需承担主要责任。

紧急时刻别慌!孩子脚卡车轮,这4步能救命。
1、保持冷静,安抚孩子情绪
孩子被卡住后,恐惧和疼痛会让他们不停挣扎,但越乱动,可能卡得越紧。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,安抚孩子,避免其因紧张而扭动,造成二次伤害。

2、谨慎尝试润滑法
在被卡初期,可以尝试使用润滑油、洗手液或肥皂水等对卡住部位进行润滑,再轻轻、慢慢地将被卡部位拔出。如果皮肤已经红肿或孩子感到疼痛,应停止尝试。

3、勿硬拉硬扯
如果润滑法无效,不要强行拔拉。硬拉硬扯可能造成更严重的软组织损伤,甚至骨折。

4、及时求助专业人员
如果尝试润滑后仍无法取出孩子的脚,或孩子出现伤口出血、疼痛剧烈、无法活动等情况,应立即寻求专业人士帮助,求助时要清晰说明所在位置(如 XX 路与 XX 路交叉口)、孩子年龄和被卡情况,方便救援人员携带破拆工具、扩张器等专业设备快速到达。

家长带孩子出行,安全应永远排在“方便”之前。共享单车作为单人骑行的设计,本身不具备带小孩的条件。除了加装座椅,让孩子坐在车筐里的行为同样危险。
请各位家长牢记:不要购买、加装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自行车儿童座椅,选择更适合的出行方式,才能确保孩子的安全。别让一时的“方便”,带来永远的“遗憾”。